2010年11月6日 星期六

東南亞華人社會結構───演講心得

國貿三乙 曾蕙玲
今天聽了馬來西亞籍的講者 林煜堂先生 跟我們講述了東南亞華人社會的情況,雖然主要是將重點放在沙勞越上,但是可以藉由沙勞越的情況了解馬來西亞整體的情況。
在沙勞越的社會中,土著(非馬來人)最多,占約30%;其次是華人,占約26%;再者才是馬來人,占約22%。雖然華人在東南亞人數眾多,但是我還是很難想像竟然會比馬來人多。在沙勞越,華人最基本的社會結構是所謂的「小家庭」,這與台灣的情形很相似。就連台灣傳統社會才會出現的「傳宗接代、由男性做決定」的觀念還是深深影響著馬來西亞的華人。我認為在馬來西亞很重視血源關係,因為有房親、族親等組織。雖然族親不像房親一起居住在同一個地方,凝聚力也不像房親一樣深厚,但仍是以血緣關係(同系祖宗)為相互協助的優先考量,例如:找工作。
在教育方面,從早期各個族群各自創立學校,以本身的語言教導自己的後代。,例如:客家人即用客家語教育。但在1920年代以後,政府即統一用「華語」教育,也顯示出華語在東南亞的社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在聽完這場演講後,我覺得對東南亞又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尤其是華人社會的部分。感覺現在的東南亞華人社會就像數十年前的台灣或是大陸的社會一樣,有著相同的傳統觀念,相同的家庭組織,突然有種很親切的感覺。



國貿三乙 吳詩萍
  感謝老師提供我們機會聽到這次的演講,今天的講者真的很道地---林煜堂教授,他本來就來自馬來西亞,我想,請他來講解東南亞的華人社會結構真是再適合也不過了!我覺得,身在多元種族國家的華人們真的要團結,賺錢之虞(聽說很多華人經商)彼此也要互相幫助,很多東南亞國加的政治都是掌握在當地民族手上,即使華人人口並不少,但是還是受到了政治的迫害。而在馬國,政治的主導也主要是在馬來人手上,華人的政治地位隨著人口下降(生育率較低)反而漸漸低落,所以有什麼事情華人們更應該團結起來爭取自己的權益,而其實馬來西亞的華人也真的做到了!他們不僅積極參與政治,也成立大大小小的華人公會,並且在沙勞越地區還成立了「沙勞越華人社團總會」,馬來西亞的華人真的很值得我們學習與驕傲。



地政土管三 王泰權
這禮拜的課程,楊老師請到了林煜堂教授來與我們分享東南亞華人社會的議題,其實嚴格說起來,算是在討論東南亞華人的社會結構。一開始,最讓我驚訝的是,原本以為馬來西亞的人口結構中,佔最多數的人種應該是馬來人,結果事實並非如此,是以當地的土著(非馬來人)佔了30%左右,其次是華人約26%,再來才是馬來人約22%,其實3個人種都還蠻接近的。接著,討論到家庭結構,大致上和台灣的情況也差不多,大概就是頂客族、小家庭、大家庭,而後面兩種有逐漸減少的趨勢,在馬來西亞的傳統社會中,也多以父系社會為主,表示以男性為中心。其實在這次林煜堂教授的演講之中,我們不難發現,現在的馬來西亞的社會中,不管是從制度、風俗、習慣……等等,都可以發現到華人的蹤跡,不過也有和當地的馬來人或土著所共同發展的結晶,現在的馬來西亞不僅僅保有華人社會的風俗習慣,也與當地的人民融合出一套制度,他們正逐漸走出屬於馬來西亞的一條羅馬大道。



地政土管三 董宸睿
東南亞的華人自中國東南沿海到東南亞各地經商,獲取大量利潤。華人在此經商之外,也將華人文化帶入東南亞。起初,華人在此進行交換貿易,並不想參與政治行為,但因為當地人為主體的政府體系慢慢介入華人為主體的商業活動,此地華人便不單純以經營為導向,而是逐漸組成各式組織以增強自己的影響力。華人初到僑居地時,由於對地緣、血緣的凝聚,自發性的組織同鄉會館和宗親會館以便彼此之間互相照應。經過時代的演變及在當地人享有政治特權的情況下,上述的同鄉會、宗親會逐漸擴大合作,形成華人工商總會、華人社團總會,以消除各社團間的對抗性質,以在政治上對抗由當地人為主的聯盟。
在演講後尋找補充教材的過程中,不難發現東南亞華人與當地人有相當嚴重無法融合的情況,而此情況很有可能造成經濟上或是政治上的動盪。
“公正黨總財政梁自堅說,1970年馬來西亞的人均收入與新加坡,台灣及韓國相近,而37年後的今天,新加坡的人均收入是大馬的5倍,台灣及韓國是大馬的3倍。梁氏又說,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已導致大馬人才外流,自己國人也失去競爭力,行政與工作效率偏低,並引發貪污及腐敗的問題。”
很明顯的,以馬來西亞此華人占四分之一的國家而言,政治及種族的動盪已經使得國力逐漸被鄰國超越,不能使其與鄰國競爭。
一個國家中,不同的族群背後代表不同的理念,理應是以族群間的競爭使政治清明、國家正常化運作,但若以杯葛或特權方式加以阻撓其他族群,將使國家進入內耗狀態。雖說,假以時日,當國家內族群逐漸融合後,這些問題會慢慢的被解決。但當下,要以更大更長遠的目標前進。這也可予目前台灣做為借鏡。



韓文二 賴芸軒
這次演講的內容以華人為主軸,我覺得還蠻有趣的,因為大家都是華人,我卻不太了解華人在海外生活的樣貌,藉著這次演講了解到很多。
得知之前影印打工的店長也是從沙勞越來的華人,她長得跟我們一模一樣,而且口音也超像的,幾乎聽不出來不是台灣人,那時候有上網google一下,發現沙勞越有大片的熱帶叢林,有些旅行社就主打什麼雨林旅行團,我那時候還以為很落後,居民都住在樹屋之類的(抱歉),沒想到不是我想的那樣,沙勞越最多的是當地土著(而且信基督教,跟馬來西亞主要信奉伊斯蘭教不同),再來是華人。當地華人的家庭結構跟台灣類似,多為小家庭制。
因為身在異鄉,華人們更加團結,而且大家都靠血緣關係彼此扶持(跟早期來台灣開墾的人很像),不過,沙勞越似乎這種情況延續比較久,因為還是會有看姓氏錄取工作的情況,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也越來越不明顯了。
之前高中有學過,華人剛移居海外時對政治不感興趣,因為他們認為老了,還是會回「家」,在這裡賺完錢就要回去;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落葉歸根,這裡,就是他們的家。而且,從商的若是沒有政治保護,其實是很危險的,像菲律賓官員貪汙的情況非常嚴重,如果不給官員賄賂,他們根本不管你死活。與政府官員打好關係,也對自己有利,因此華人開始參與政治。
這次演講好像一堂「歷史課」,但是是從住在當地的華人角度來看的歷史,令我受益良多。



韓文一 徐珮庭
今天演講的主題是:東南亞華人社會結構。主講者是來自馬來西亞沙勞越大學的林煜堂先生。我想這是一個十分難能可貴的經驗。
演講的一開始,講者便著重在「結構」這個詞彙上,從社會結構,說到角色與地位(role & status),再說到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最後又帶回社會定位(social position);無非是要告訴我們東南亞的華人,以至於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其位置與司職。東南亞的華人,以歷史的角度來看,皆非原生於土的人民,他們如何在異地異鄉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是我從小到大都很好奇的議題。對此有多年研究的林煜堂先生,即以沙勞越為例,帶我們認識東南亞。
令我意外的是,講者很少提及原生居民與遷徙華人間的矛盾,而從客觀的角度分析華人所佔的比例,從事的工作,生活的態度理念,及傳統制度等等來探究。有許多非常有趣的發現,其一,多數東南亞華人仍保持與我們十分相近的習慣,如父系社會等,也發展出「房親」、「族親」的觀念;再者,是早期的「方言族親」,遷移的東南亞華人未拋棄他們本身的方言,並設學校以教導下一代。乍聽時我曾猜想,要是一群人嘰嘰喳喳地,卻聽不明白對方,有那麼些不團結不方便,但挺可愛的,因此印象很深刻;幸而在1920年左右,便統一使用華語為母語。
林煜堂先生的演講平易近人,帶我從日常生活中認識了不一樣的東南亞華人;感覺自己與東南亞這塊土地上熟悉的陌生人們,更拉近了一點距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